概念:
无公害农业是90年代在我国农业和农产品加工领域提出的一个全新概念,它通过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使用生产资料,限制外源污染物进入农业生产系统,确保环境清洁,同时防止生产和加工方式对环境和产品造成危害或损害,从而保障农产品质量和安全特性以及生产方式符合相关要求和标准。无公害农业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的产业,其生产依赖于高新技术,也离不开传统农业技术,还需要较多的劳动力,其产品开发以市场信誉为首要条件,需要科学管理及法律监督作保障。农产品生产由普通农产品发展到无公害农产品,再发展到绿色食品或有机食品,已经成为现代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关概念:
(1)无公害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指在良好的生态环境条件下,生产过程符合规定的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产品不受农药、重金属等有毒、有害物质污染,或有毒有害物质控制在安全允许范围内的食品及其加工产品。无公害农产品是根据我国农产品生产和国民消费水平实际需要提出来的,具有中国特色,是大众消费的、质量较好的安全农产品。无公害农产品需经省级以上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授权有关认证机构认证,经认证后允许使用无公害农产品标志。在未来一定时期内,这将是我国农业生产、农产品加工和国民消费的主流食品。
(2)绿色农产品。绿色农产品是遵循可持续发展原则、按照特定生产方式生产、经专门机构认定、许可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无污染的农产品。可持续发展原则的要求是,生产的投入量和产出量保持平衡,既要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要满足后代人同等发展的需要。绿色农产品在生产方式上对农业以外的能源采取适当的限制,以更多地发挥生态功能的作用。我国的绿色食品分为A级和AA级两种。其中A级绿色食品生产中允许限量使用化学合成生产资料,AA级绿色食品则较为严格地要求在生产过程中不使用化学合成的肥料、农药、兽药、饲料添加剂、食品添加剂和其他有害于环境和健康的物质。按照农业部发布的行业标准,AA级绿色食品等同于有机食品。
(3)有机农产品。有机农产品是根据有机农业原则和有机农产品生产方式及标准生产、加工出来的,并通过有机食品认证机构认证的农产品。有机农业的原则是,在农业能量的封闭循环状态下生产,全部过程都利用农业资源,而不是利用农业以外的能源(化肥、农药、生产调节剂和添加剂等)影响和改变农业的能量循环。有机农业生产方式是利用动物、植物、微生物和土壤四种生产因素的有效循环,不打破生物循环链的生产方式。有机农产品是纯天然、无污染、安全营养的食品,也可称为“生态食品”。